严光俊告诉你(35):新冠肺炎可能演变成慢性病吗?

发布时间:2020-03-05来源:荆州市中医院

  新冠肺炎可能演变成慢性病吗?



    成都一治愈后回家隔离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回家隔离的第十天,复检查出核酸阳性的新闻让民众稍安的心又揪了起来。权威解读: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意思是患者并没有痊愈,回家十天后再次检测阳性,需要继续治疗。也可能存在确实治愈又复发的情况。具体情况怎样?还有待进一步的消息。但这次我们可能没有SARS那次幸运了,2003年SARS病毒突然肆虐后又突然销声匿迹,至今也没有再现。既然SARS病毒与新冠病毒同属冠状病毒,那么新冠病毒是否也可能彻底消失呢?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杨占秋教授面对采访时说:一种新病毒只要出现,长期存在就是它本身的特点,对于新冠病毒来说,可能长期存在并不值得奇怪。倒是2003年SARS冠状病毒暴发大规模疫情后半年左右就突然消失了,属于相当反常的情况。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此前也表示“新冠肺炎与SARS不同,SARS传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强,很快把宿主杀死然后病毒自身也不容易存活。而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样与人类共存。对此我们从临床诊治和生产生活防范方面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果新冠病毒长期化趋势成真,人类该如何自处?


     如果新冠肺炎转变成慢性病,对于治疗疾病而言,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依赖的就是疫苗。李兰娟院士曾说过:“传染病是永远要存在的,但是很多传染病通过疫苗可以控制。”但我们要认清一个现实:病毒是会永远存在的,人类至今却没有发明出一一攻克他们的各种疫苗。鼠疫、霍乱、流感、天花、艾滋病等等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现代医学曾经很自信地认为能根除传染病,可到目前为止,在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只有一种传染病被根除,那就是天花,其余的传染病还不时地再发生。相关统计显示,SARS的致死率约10%,中东呼吸综合征约30%。有说法称,长期流行的病毒一般规律是传染性强的致死率低,致死率高的传染性弱。如果新冠病毒能长期存在,传播过程中毒性也会逐渐减弱,未来可以像流感那样靠疫苗来预防控制。针对新冠病毒,目前正在寻找的特效药基本上是对症治疗,如果新冠病毒出现变异,药的效果也会有变化。


     即便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制成功,它也是针对现有病毒而言的,若病毒长期存在又发生新的变异后,且不谈疫苗的效果就会差很多,甚至会引发新的传染病,这无异于一场“慢性中毒”。


     病毒肉眼不可见,却充斥着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但病毒并非绝对的面目可憎。比如导致宫颈癌的HPV病毒,大部分时候可以与携带者和平共处,只有很少一部分转化为癌症。在美国知名科普作家卡尔·齐默的著作《病毒星球》一书里,开篇便写道:“病毒影响了人类福祉的发展,它们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大约 10 亿人的生存。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病毒也毋庸置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Mark Yong在BBC纪录片《病毒为什么致命》中感叹道:“它们是这个星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如果没有病毒,我们将很难想象世界像今天这样运作。”病毒之所以有机会一次次地袭击人类造成这么大的危害,都是人类的妄为、愚为、不作为导致的。如今科学界开始重视病毒与人类的“共生”关系,为了人类的健康,我们是时候要更加重视与病毒的相处方式了。


     要保护野生动物,改变我们与野生动物、牲畜、家禽和宠物相处方式。根据科学家们检测,如今爆发的传染病,过半属于人畜共患型。这类疾病之所以可以经由其他动物传染人类,和我们长期侵占动物栖息地,驯养家禽家畜与宠物,猎食野生动物等过程中与动物发生的密切接触有关。既然科学已经给出了传染病产生的病原和传染过程,我们就应该改变与动物的相处方式。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的习惯。勤洗手;改掉在公共场合用手摸自己头、鼻子、眼睛、嘴巴的习惯;尽量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不要随地吐痰,对着人打喷嚏;养成出门戴口罩的习惯等。改变饮食聚餐习惯。改掉猎奇式的口味追求,拒绝吃野生动物,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再吃野味了,不能让这种舌尖上的疫情再次上演!


    号召全民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全民的免疫力。新冠肺炎人人易感,下一次的病毒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找上你。只有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全民族的免疫力,才是对抗各种疫情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


     国际上需要联合行动,各国能否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对阻断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各国的行动力决定疫情的终极命运!


      人类既然注定要和各种病毒病菌“共生”,既然不能改变自然,那么我们就要改变自己。尊重自然,探索出一种适合和病毒病菌共生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统领这颗星球,才配当地球的主人。


湖北省严光俊劳模创新工作李洁等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中国-湖北荆州市江津东路172号 邮编:434000 联系电话:0716-8126310 0716-8126912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055号
鄂ICP备180011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