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2008-11-25来源:荆州市中医院

编者按:近年来,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疗法,取得了骄人业绩。继去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后,今年6月,该科再次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优秀重点专科”。为此,本报特开辟专栏“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系列报道”,向读者展示该科的先进技术和中医特色疗法。

 

严光俊与消化内科系列报道之一

中医特色让消化内科大放异彩

    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伙风尘仆仆地赶到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将一面绣有“神奇中医、妙手回春”的锦旗送到科主任严光俊手中,并万分激动地说:严主任,真是太感谢了,你们用神奇的中医疗法治好了困扰我几个月的病痛…

原来这位外国小伙名叫大卫,来自遥远的美国。他非常仰慕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于去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旅游。可是由于水土不服,使他原有的慢性结肠炎加重,时而拉肚子,时而大便干结,拉不出来。旅途中他先后在我国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的知名医院就诊,虽然服用一些药物后能缓解症状,但是等来到一个新地方后马上旧病复发。去年11月中旬,途径荆州时,大卫的胃肠疾病又犯了,身心疲惫的他决定提前中断行程回国治疗。细心的导游发现这一情况后,推荐他到荆州市中医医院采取中医治疗试一试。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大卫来到中医院消化内科求诊。

科主任严光俊获悉后,亲自接诊了他。经过详细检查,严主任诊断为“肠道易激综合征”,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目前西医对这一疾病的病因和病机还不明了。由于情志失调,导致肝郁气滞,肝气乘脾,而为肝郁脾虚;致脾胃虚弱,血瘀肠络。因此中医认为应采取健脾、生湿、化瘀、清热的方法对症治疗。严主任当即给大卫开了一些中草药。西医都治不好的病,仅吃这些毫不起眼的草药就能治好?满腹疑惑的大卫怎么也不相信。可是等他咬牙喝了一个星期满是苦味的药汤后,奇迹出现了,他的胃肠毛病症状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此后他到其他地方旅游再也没有复发过。于是,旅游行程结束后,满怀喜悦之情的大卫专程赶到荆州市中医医院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传统的中医真有那么神奇吗?仅通过服用一些苦口的中药就能治疗现代医学病因不明的疾病?8月的一天,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了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

科主任严光俊告诉记者, 消化内科1992年才正式建立,建科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它的发展速度和势头却令人刮目相看,在诊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规模,部分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

 “一个专科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亮点,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和竞争力。” 16年来,严光俊始终致力于专科特色的建设。他和同事们一道,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作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消化内科在发展中逐渐确立了中西医结合、中医特色治疗胃肠疾病、肝病、消化道肿瘤等3个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并由此形成胃肠病专业组(以消化性溃疡抗复发治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慢性结肠炎及其它胃肠系统功能性疾病为重点)、肝病专业组(以抗肝纤维化、肝硬化,带动病毒性肝炎、血吸虫肝病、脂肪肝的研究为特色)、消化道肿瘤专业组(开创了以微创为起点,中医药为特色,综合治疗为重点的诊疗新模式),科室形成了一主两翼超常规发展格局,优势突出,各具特色。

200711月,历经半年的申报、严格考核评审,该科被确定为“十一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全国仅33家,湖北省2家)、“慢性结肠炎全国攻关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和“国家天使工程肿瘤专科”;经专家评审,该科被评为湖北省优秀中医重点专科和全市惟一脾胃病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同时,该科还建立起了县市区中医院、乡镇社区卫生对口支援及项目攻关援助,地市级和省内中医院同行业交流,远程会诊三大网络。这四大平台和三大网络为消化内科的进一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标志着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跃入“中医国家队”,其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和研究实力跨入国内领先行列。

                                              

严光俊与消化内科系列报道之二

中医治疗腹泻便秘显奇效

腹泻、便秘、腹部不适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问题,可是到医院做钡灌、肠镜等多种检查却没有明显的肠道器质性病变,因此有人将它形容为“查不出病变的肠病”。每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注意、或情绪变化而发作,医生把它归纳为肠道功能紊乱,俗称“慢性结肠炎”,医学上称为“肠道易激综合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特别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老百姓看来,这类疾病不是什么大问题,不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可是,这些恼人的症状却严重的困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特别是在竞争激烈、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岗位上工作的从业人员,更是痛苦不堪。

几十年来,虽然医学上对这种疾病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疗效依然没有什么很大的提高。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疾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治疗难度大,西医一直没有研究出治疗这种疾病的特效药。

早在1996年,严光俊刚被提拔为荆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时,他就开始关注“肠道易激综合征”这个西医也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了,他发誓要通过努力探索出中医治疗这种疾病的良方。为此,他翻阅了大量中医文献资料,发现脾胃虚弱是该病的病理基础,病机主要在于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等脏功能失调。忧思恼怒,久郁不解,伤及于肝,肝气不舒,横逆及脾,脾气失和,可形成肝脾不调症。根据临床观察,一些明显的精神变化,均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运动功能和内分泌失调。

早在2000年,严光俊就开始着手探索中医治疗新方法,将传统的中药灌肠与现代洗肠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中药结肠灌洗”治疗肠道易激综合症的中医疗法。这一疗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九曲回肠”的肠道内,使用先进的结肠机进行清洗肠,有效地帮助大肠蠕动,将肠道内的宿便、细菌排谢干净,改善体内环境,同时从肠道内给药,药物直达病灶,被肠壁更好地吸收。由于整个洗肠、灌肠过程全部由电脑控制,所以更加安全可靠,轻松无痛苦。此后,严光俊又大胆创新,将“中药结肠灌洗”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便秘、急慢性菌痢、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肠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等各类慢性结肠疾病的治疗上。据统计,目前已有2000余患者到荆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接受“中药结肠灌洗”疗法,告别了病痛的折磨。

王某是我市某单位的负责人,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在外应酬,并长期出差,加之工作压力大,他常感腹痛、腹泻,甚至排带粘液的脓血便,虽然每次发作都吃止痛药、打消炎针、服止泻剂等,但都只能解一时之急,过不了多久又会复发,为此,王某痛苦不堪。他利用出差的机会先后在国内外多家大医院就诊,确诊为“肠道易激综合症”,但是治疗多次,疗效不佳。2008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某听朋友介绍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治疗这种病疗效独特,于是慕名找到严光俊。在全面了解其病情后,严光俊将辨证用药内服、TDP照射、中药结肠灌洗多法联用,多途径给药,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如今,王某的病情再也没有复发过。从此,王某对中医刮目相看,并成了严光俊的“义务宣传员”。

今年6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东东莞召开了“国家重点脾胃病科协作组全国会议”,会议对严光俊独创的新技术——“中药结肠灌洗”治疗慢性肠道疾病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上,中医疗法无疑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

                                                     

 

 

严光俊与消化内科系列报道之三

中医治疗“老胃病”技高一筹

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食管反流病等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这类疾病临床上常反复发作,很难治愈,进而演变成顽固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发生癌变。因此被很多患者称之为“老胃病”,但是这类病人通过严光俊和他的同事们的多年努力,不少患者获得了完全治愈。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被称为“治胃能手”。该科正是凭借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老胃病”的独特疗效,才使其成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成为我市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级医学团队之一。

探索病因,治病求本

1986年开始严光俊和他的同事们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这类胃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而这类疾病在祖国医学典籍上早有记载,中医把这类疾病统称为“脾胃病”。脾胃虚弱,气机阻滞是其根本,通降胃气是其大法,即严氏脾胃通降理论,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这类疾病的治疗有新的突破。正所谓“探索病因,治病求本”。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20多年的探索,他们不断在理论上大胆创新,而且在治疗方法上独辟蹊径,将中药汤剂与中药敷贴、中药离子导入等外治方法结合,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食管反流病等胃病得到确切疗效。随后,他又潜心研究,主持研制了“金不换冲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HP相关性胃炎,取得显著疗效。这一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湖北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及荆州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对于这类“老胃病”,严光俊认为应该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主要采取情志疏导和药物助治疗想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中药治疗顽固性脾胃病疗效确切,技高一筹,为无数“老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内服外治,巧治难疾

今年1月,洪湖一名正读高三的学生小张突然感到胃痛、腹胀、嗳气频作,且大便不通。在当地医院经胃镜多种检查,硬是不出病因,后到武汉几家医院求治,药吃了不少,可病情就是不见好转。此后,小张成天精神恍惚,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小张的父母心急如焚。后经人介绍找到严光俊主任,经仔细询问病情、详细检查后,严光俊认为小张患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胃肠功能紊乱和心理障碍,且与紧张的复习备考气氛有关,单靠药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严光俊以中医情志治疗为主,和小张交心谈心,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帮助小张解开心结,并配合中药内服,辅以穴位敷贴治疗,使小张的胃痛、腹胀、嗳气得到了控制。出院后,严主任继续和小张保持联系,在良好的心理疏通和情志调理下,小张的病一直没有复发。815日,小张兴奋的给严主任打来电话,称他考上了满意的大学。

不断总结,规范治疗

严光俊发现中医中药对脾胃系统疾病疗效很好,但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又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如果把中医诊疗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不就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吗?2004年,在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严光俊与桂壮、张维等科室骨干医生一道,在总结了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全省独创的“中医脾胃分析系统”软件,经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专家们认为该软件的成功开发,为中医中药的腾飞又插上了一对高科技的翅膀,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可观的效益。这套系统凝聚了中医人对脾胃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所有脾胃疾病的多年临床经验,既是一套较为完整的治疗方案,又是一个比较严谨的辩证体系。它通过电脑对脾胃疾病的各种症状能作出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克服了人脑的随意性,这样一来诊断结果就更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治疗也更具规范性。

                                                 

严光俊与消化内科系列报道之四

中医中药治疗消化道癌症大显身手

 

今年7月, 全国消化系统肿瘤治疗新技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汤钊猷教授指出:肿瘤的治疗离不开中医中药的参与,而且中医中药在肿瘤的治疗上应有一席之地。汤教授的这番话实际上预示着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160万人患上癌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世界癌症患者将增加到1470万人。而消化道肿瘤占癌症患者的50%左右,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消化病学者,是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为此严光俊和他的同事们的多年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他们在防治结合,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上走出了一条新路,赢得了患者的信赖。

中医治癌,大有前途

目前癌症的治疗有手术及放、化疗,但是有其不足之处。手术能将肿瘤切除,但对体内残留的小病灶和手术时散落在血液中的癌细胞却无能为力;放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和免疫功能存在严重破坏无形中对机体造成极大的损伤。除此之外,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呢?

那就是中西医结合、微创综合。中西医结合就是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最好的疗效;微创综合用最小创伤,达到最好的效果。微创治疗包括镜下治疗、射频、热疗、海扶刀等方法。

严光俊和他的同事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任医师李纯华和党安琪是其中的代表。李纯华于1984年毕业于湖北省中医学院,1993年专程到省中医院进修肿瘤的中医药治疗,此后,李纯华就踏上了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艰难而又漫长的征程,尤其擅长于治疗消化道肿瘤。

李纯华认为癌症的成因是气滞、血瘀、热毒和痰阻引起的。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肿瘤属全身性疾病,通常全身为虚,局部为实,虚为病之本,实为病之标。因此,治疗上应该取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和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的药物内服外治。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运用中医药治疗结合综合微创的独特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一是可以减轻肿瘤患者术后副反应及并发症,二是放化疗期间应用中医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三是术后和放、化疗后长期坚持服用中药可稳定病情,提高疗效,减少复发、转移,四是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五是对于晚期不能接收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带瘤生存”,不伤正气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学术界已经逐渐认识到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延长对肿瘤病人有着决定意义,而肿瘤大小只是治疗评价中的次要结局指标。“带瘤生存”的理念也正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而中医药的疗效特点正符合这一趋势。

中医药治疗肿瘤不以损伤病人身体为代价进行治疗,在抑杀癌细胞的同时,扶助正气,提高免疫力,保护机体正常机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注重患者生存质量,大大增强了病人和癌魔斗争的信心,已为数以千计濒临绝境的癌症患者重新点燃生命之火。

监利县的王大爷,退休后身体一直比较硬朗,儿女也孝顺,本想就此安度晚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28月,时年64岁的王大爷突然开始便血,他以为是痔疮病发了,也没有当回事,到药店随便买了一些治疗痔疮的药物使用。哪知服药后他便血的症状一直没有改善,反而病情加重。家人将其送到武汉协和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晚期直肠癌外加肝硬化腹水。由于王大爷的身体状况很差,不能实施手术治疗,放、化疗也没有多大疗效,最后医生给王大爷下了“死亡判决书”——患者最多只有23个月的生存期。20037月,王大爷的儿女们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将他送到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治疗。李纯华接诊后,发现患者系溃疡性直肠癌,遂对其运用中药,内服外敷,并打破常规加大用药剂量。仅一个月时间,患者的病情开始好转,三个月后,患者竟然能下床活动了。由于坚持中医药治疗,如今,已经70岁的王大爷精神状态良好。

                                               

严光俊与消化内科系列报道之五

中医严氏脾胃通降理论造福患者

今年613日,省卫生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优秀中医重点专科” (全省仅5家)。该科之所以能被评为优秀重点专科,主要得益于科主任严光俊独创的“中医严氏脾胃通降理论”。尤其是带队的省卫生厅中医处向处长对 “中医严氏脾胃通降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度评价这一理论为中医治疗胃肠疾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称将把这一理论在全省中医系统中大力推广,以便造福更多的胃肠病患者。

钻研医道,其乐无穷

严光俊坚信要想在中医治疗脾胃病有所突破,必须在理论上有所创新。“道以医显”,“从医入道”。世界上最高的学问是研究人的学问,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念,使严光俊在20余年行医生涯不知疲倦的追求。

胃肠疾病一直是中医治疗的重要阵地,主要是中药治疗这类疾病效果好,复发率低。由于这类疾病发病机理复杂,一般的药物治标容易治本难,复发率高,患者往往病程迁延,深受其苦。而中医在治疗胃肠疾病上相对西医有较大优势,怎样让这种优势得到最大发挥,最大程度地惠及患者一直是严光俊苦思冥想的问题。为此,他几乎读遍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学经典,特别是金元时期李东垣的《脾胃论》,并写下10万字读书笔记。严光俊说:中医这些经典不同于西医书籍那些生理、病理及外行人看不懂的数据和指标,而是用耳熟能详事物,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来讲述医学道理,钻研医道,其乐无穷。

他行医20余年是“日理临床夜读书”。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精进医术上,严光俊逐渐形成了“脾胃通降理论”这套综合治疗胃肠疾病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强调脾胃同治,调理气血,重在用“通降”来调理脾胃。他还根据发病机理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气、寒、湿三种证型,分别拟订了“行降、温降、苦降”三大治疗原则,并开发出通降胃灵系列中成药。

在治疗中严光俊发现由于气候、饮食、体质等因素影响,在三种基本证型的基础上又常常存在其他症候。2001年,根据症候表现及病因他又总结出了五种具体治疗方法,即消(消食导滞)、补(补脾健胃)、生(生津养阴)、化(化瘀通络、活血化瘀)、和(寒热并用、调和肠胃)五法,和“三型”息息相关,互为补充。至此,一个以“三型五法”为核心,顺应脾胃病生理病理特点的“中医严氏脾胃通降理论”初具雏形,成为该科治疗胃肠疾病的有效手段。

治疗的突破源于理论的创新

200310月,在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学术交流年会上,严光俊的论文《“三型五法”治疗消化病的临床探讨——中医严氏脾胃通降理论》中提出的“胃肠疾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通降功能失调,通降胃气才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论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今,这一理论被他日渐完善,为中医治疗胃肠疾病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宜昌的黄女士今年还只有38岁,可是她看起来好像50多岁的年纪。原来她被顽固性胃肠病折磨10多年了,长期胃部疼痛、呕吐、腹泻,且畏寒怕冷,就连炎热的三伏天都要穿上厚厚的棉衣,否则就会感到冷。由于长期吃不进去东西,营养不良,导致她形同枯槁。20083月,经人介绍,黄女士找到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严光俊主任求治。详细了解她的病情后,严光俊针对她寒邪为病的特征,采用“中医严氏脾胃通降理论”中的温降法,着眼于补和温,同时运用通降胃灵Ⅱ号等中成药为她壮脾胃、补元气,温中散寒,通降理气,从而达到了治愈胃病的目的。短短3个月后,困扰黄女士10多年的“老胃病”再也没有复发了。

据了解,近年来,前来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接受中医严氏脾胃通降理论“三型五法”综合治疗的各类患者已达3万多人次,为广大胃肠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严光俊与消化内科系列报道之六

顽固性胃肠疾病中医外治显神奇

大家都知道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其实内服中药只是中医治疗手段之一,冬病夏治、中药敷贴、穴位注射、针灸推拿、中药灌肠等等外治方法,在顽固性胃肠疾病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我们在对严光俊和他的同事们的采访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医学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医学的热爱。他们将这些古老的方法用顽固性胃肠疾病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多年顽疾一朝除,炎夏三敷建奇功

今年三伏天的第一天。一大早,家住沙市农场的刘大爷就乘车赶到了荆州市中医医院。此时该院门诊大楼前已经聚集了很多患者,一条大红的横幅“荆州市中医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中药敷贴大型诊疗活动”格外醒目。原来年近七旬的刘大爷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北方当兵,镇守祖国的北大门,可是由于经常在寒冷的露天站岗,风寒侵入他的体内,落下了畏寒、腹泻的毛病。转业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刘大爷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发展到三伏天也要穿上厚厚的棉衣,睡觉的时候要戴上帽子,才能驱寒,而且腹痛、腹泻。为此,刘大爷先后辗转武汉、北京、上海等地求治,吃了很多药物,钱花了不少,不但没有弄清楚病情,而且症状进一步加剧,而且对多种药物过敏,治疗难度很大。诊断清楚:慢性结肠炎,治疗无效,令人忧虑。20067月,刘大爷经人介绍来到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求治。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知名中医党安琪主任医师接诊了他,经详细检查,中医上称为“冬病”。随后,党主任根据他的病情,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采取冬病夏治·中药敷贴温阳祛寒的治疗方案,仅当年三伏天一个疗程后,刘大爷的症状开始减轻,党主任称,做完三个疗程,刘大爷就完全康复了。

“冬病夏治”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在多年的临床生涯中,严光俊发现慢性胃肠疾病虽然致病原因复杂,但绝大多数“老胃病”“老腹泻”都与其阳虚的体质有关,因而到了冬天或受凉就容易发病。阳虚就要补阳。为此,严光俊大胆提出把“冬病夏治”疗法运用到慢性胃肠疾病的治疗上。荆门一位饱受病痛折磨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得到治疗后,专门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多年顽疾一朝除,炎夏三敷建奇功。

“不打针,不吃药”治好“老腹泻”

梅大爷常说,“不打针,不吃药” 中医院治好了我的“老腹泻”。这位岑河的老人成了严光俊和中医院消化内科的“义务宣传员”。老人口中时常念叨的治疗慢性结肠炎良方,正是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在科主任严光俊的主持下,着手开展治疗慢性结肠疾病的新技术——中药结肠灌洗。

事实上,中药灌肠已有了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医药传统的外治法之一。据《伤寒杂病论》记载,医圣张仲景曾采用“蜜煎导方”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病症,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何我们要将中药结肠灌洗称为一门“新”技术呢?是因为这是严光俊将传统的中药灌肠与现代洗肠机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使中药灌肠焕发出“新生命”,让慢性结肠疾病的疗效更确切。 

当中药结肠灌洗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后,勇于探索、敢于攻关的严光俊将目光投向了消化内科治疗的“老大难”——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及抗复发问题上。这类疾病其病因、病机更为复杂,极易复发,治疗起来相当棘手。20023月,严光俊接诊了一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钱某。钱某常感腹痛、排带粘液的脓血便,虽然每次发作都吃止痛药、打消炎针、服止泻剂,但都只能解一时之急,过不了多久又会复发,多年的顽疾已把这位正值壮年的男子折磨得骨瘦如柴,痛苦不堪。严光俊在全面了解病情后,在治疗时并没有单一地使用中药结肠灌洗法,而是将辨证用药内服、TDP照射、中药结肠灌洗多法联用、多途径给药,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且基本控制了病情复发。

                                           

严光俊与消化内科系列报道之七

科技让消化内科插上腾飞的翅膀

     传统的中医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枕头三个指头,“慢郎中”的形象。但是我们来到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早被该科现代科技气息所深深吸引了。荆州市第一家现代化的内镜消毒中心,清洁安全,完全符合国家要求,使病人进行胃镜、肠镜、镜下治疗更加放心。一流的胃镜、肠镜检查系统;一流的胃肠动力检查系统;一流的内镜下治疗系统;一流的内镜消毒系统。使我们传统的中医有了全新的认识,现代科技让传统的中医插上腾飞的翅膀。

攻尖端、破难题、抢占制高点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严光俊和他的同事们始终追踪国际医学前沿,敢于攻尖端、破难题、抢占制高点,使得消化内科在诊断和治疗上长袖善舞,严光俊先后出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学脾胃病学会委员、也使得他所领导的消化内科实力迅速提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科室,一跃成为全省中医消化学界,乃至全国重点科室,部分诊疗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们非常注重现代科学的学习,这些年引进了不少现代化的设备,使传统的中医插上腾飞的翅膀,在荆州市,乃至湖北省创造多个第一。

第一家引进进口洗肠机,独创中药结肠灌洗法;

第一家引进胃肠动力检查系统,使胃肠功能性疾病诊治水平达到新高度;

第一家引进超细经鼻无痛胃镜,检查轻松无痛苦;

率先开展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检查术。

可以毫无夸张地说:目前市中医院消化内科诊疗设备和技术达到了地市级结合医院的先进水平。

中西医结合,展现现代科技的魅力

胃食管反流病——一个公众并不太熟悉的疾病,近来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今年六月某单位领导,长期胸前区疼痛,气短,咽部不适。反复辗转全省多家知名医院,被误诊为:冠心病、咽炎多种疾病。没有办法转而求诊于中医院消化内科,严主任亲自接诊了该患者。凭他多年的临床经验,这就是胃食管反流病。经过24小时胃酸监测和胃镜检查,他的诊断很快得到了证实。进而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病情迅速缓解,三个月完全恢复正常,老胡多年的怪病治愈了。中医院诊断出类似疾病还有很多,他们不但有高超的中医基础,而且还有高深的西医知识,中西医结合真好。

远程会诊让患者专家面对面

“现在的科技真是太发达了!多亏了中医院开通的远程会诊平台,让我不出荆州就能找到北京的顶级专家,而且治好了我的病!”今年720日,年近七旬的王大爷康复出院时,拉着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严光俊的手感激不尽。

提起远程会诊平台,严光俊异常兴奋。他说远程会诊平台是国家“天使工程”去年10月落户荆州市中医医院后配套建立起来的会诊系统。这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工程,可以让荆州的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国内顶级专家面对面的医疗服务。

远程会诊平台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事先将患者的病史及检查的影像资料传送到上级指导医院,然后约定会诊时间,最后与我国该专业领域顶尖的专家教授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解决临床中的疑难问题。为荆州市中医医院远程会诊指导的医院主要是北京301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北京广安门医院,这两所医院是我国中医及西医界最顶尖的医院之一,拥有各专业最权威的教授及医疗资源,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远程会诊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病人、本院专家和远程会诊顶级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医学知名专家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使病人在本地即可接受异地专家的会诊及在其指导下的治疗与护理,从而为病人节约大量医疗费用;这让许多患者有机会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免除了长途奔波、挂号排队的劳累之苦,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诊疗贻误而给病人和家属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

据统计,自去年10月建立远程会诊平台以来,共开展远程会诊病例37人次,参加远程医疗教育培训40余次,不仅解决了很多临床实际问题,而且大大提升了该院的综合实力。

 

                                             

 

严光俊与消化内科系列报道之八

中医消化内科誉满荆楚

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继去年11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之后,今年6月,经专家评审组严格考核验收,再次以绝对优势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优秀中医重点专科”(全省仅5家)。喜讯传来,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倍感欣慰,尤其是科主任严光俊更是欣喜万分,因为这20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沉潜专注,孜孜不倦,造就高素质团队

凡集大成者,必有非常之道。然而,走近严光俊和中医院消化内科,你会发现其成功之路是如此平实,一如他对自身的要求:扎扎实实学习,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看病。沉潜专注,孜孜不倦,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在不太长时间内完成了跨越式的发展。三年三大步,实现了市级、省级、国家级重点专科的飞跃。

风雨晨昏人不晓,个中甘苦寸心知。要实现自己的诺言,必须从基础抓起,练好内功。回顾这二十多年努力,严光俊从单兵作战,到一批高素质人才的团队集体作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科主任的严光俊非常重视年轻医生的培养,为年轻医生的搭建成长的平台,科室先后与到北京301医院、广安门医院、上海曙光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等国内知名大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正是这种良好的氛围,使中医院消化内科一批年轻医生迅速成长,在业内小有名气,如桂壮、张维等。他们医术渐进,胃镜、肠镜操作熟练,并能独立开展多种镜下操作。

目前科室人才梯队基本形成,老专家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党安琪主任医师还获得了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的称号。科室现有11名医师,其中正高级医师2人,副高级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3人,在职研究生4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荆州市知名中医2名,硕士生导师1名,省级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3名,市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

 “衷中参西”,与时俱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高素质人才相匹配的是先进完备的诊疗设备。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其设备总值已达300多万。拥有胃镜、超细经鼻无痛胃镜、肠镜、结肠灌洗仪等设备,在地市级中医院中处于一流水平。世界著名的Medtronic公司生产的全消化道动力检查设备、生物反馈治疗仪、24小时胃酸监测仪,这是目前我市医院中最完整、最先进的一套胃肠动力检查和治疗设备;全市第一家的内镜洗消中心,从而解决了病人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

以前在人们的大脑中,一直认为中医只能治疗一些慢性疾病,遇到急、危重病人就束手无策了。然而荆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注重中西医结合,通过引进系列新技术、新设备,大大扩展了疾病治疗范围,不仅能治疗常规危急、重症,而且还能解决有些西医都不能解决的疑难杂症。

今年7月,主治医师桂壮、张维二人接诊了一名外院转诊来取鱼刺的患者,通过胃镜发现,这位患者所卡的鱼刺非常特殊,刺不但很长很硬,而且两头分别扎入食管前后壁,像一座“桥”横亘在食管中。如果用胃镜直接取刺,极有可能扎破或者划伤食管,甚至鱼刺还有刺破食管后进入胸腔的危险。此时,两位年轻的医生想到了利用中药先软化鱼刺再取出的方法,他们马上让该患者服用了三副软坚散结的中药汤剂。3天后奇迹出现了,中药发挥了作用,刺变软了,渐渐弯下来,不再有“刺伤力”了,这时他们才利用胃镜小心地将这根刺取了出来。事后患者家属对中医佩服得五体投地。

汉代王充于《论衡.别道篇》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这说明治学的三种境界,在医学的探求中盖不能浅尝辄止者无“观蛟龙”的机会。只有永不满足,不断进取,全身的投入,才能有所收获,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严光俊和中医院消化内科始终朝着这个目标不断进取,征服医学上一个又一个高峰,为荆楚大地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中国-湖北荆州市江津东路172号 邮编:434000 联系电话:0716-8126310 0716-8126912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055号
鄂ICP备180011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