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

发布时间:2004-04-02来源:荆州市中医院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尤以婴儿期发病率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夏秋季最多见。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也是婴幼儿期死亡原因之一。

(1)发病原因

感染因素

①肠道内感染:进食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污染过的食物引起。人工喂养儿发病率较高。有的患儿因大量滥用广谱抗菌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致严重腹泻。

②肠道外感染:婴幼儿患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时,病原体同时感染肠道,或其毒性作用使肠道功能系乱,也可伴有腹泻。

饮食因素

多见于工人喂养的患儿。当喂养不当时,如喂养过多,过少、或添加辅食过早、过多、突然断奶等,均可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有些婴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能耐受,也会引起腹泻。

气候因素

气候突然变化,过热或受凉都可引起腹泻。

(2)临床表现及分型

轻型: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10次。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每次量不多,可有粘液,无脓血。有的患儿排便前有啼哭似有腹痛,偶有呕吐。体温正常或低热。全身一般状况尚好,无明显脱水症状。多见于非感染因素引起。

重症:严重腹泻,每日大便十余次甚至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混有粘液。食欲减退并有严重呕吐,可伴体温升高。患儿很快出现脱水症状。表现为精神萎糜不振,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哭时无泪,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四肢发冷等。

迁延性腹泻:病情常反复使腹泻迁延达2周以上。引起原因除肠道感染未控制外,多数是由于长期滥用各种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和霉菌感染,2个月以上为慢性腹泻,多表现为慢性营养紊乱,如消瘦、贫血、多种维生素缺乏、易并发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3)理化检查

细菌感染时做大便细菌培养阳性。脱水患儿应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二氧化碳结合力,必要时测血pH。出现惊厥时应测血清钙。心电图检查可帮助了解血钾情况。

(4)治疗

控制感染:新霉素50-60mg/公斤/日,分3-4次口服,或庆大霉素2-3万单位/公斤/日,分3次口服。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时可选用中药治疗。

液体疗法:轻型腹泻可服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应用的口服补液盐。重型腹泻须在医院静脉补液,脱水情况严重时应急救处理。

对症治疗;为帮助消化可口服酵母片或多酶片,每次0.3克,每日3次。腹胀者可行肛管排气,若因低钾所致应及时补钾。

中医中药治疗;按中医辨证论治,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实热泻用葛根芩莲汤加碱;伤食泻用保和丸;脾虚泻用参苓白术散加碱。针刺疗法:取穴足三里、大肠愈、合谷,呕吐频繁加内关,久泻加长强。迁延性腹泻或营养不良患者还可用推拿或捏脊疗法。

(5)护理

合理安排饮食,吐泻严重者可禁食6-12小时,好转后逐渐恢复饮食。母乳喂养者要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先给米汤、稀牛奶、脱脂奶等。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步增加,暂停增加辅食。勤换尿布,防止尿布疹上行尿路感染,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用干的软毛巾轻轻吸干,不要用湿毛巾擦,以免损伤皮肤。呕吐频繁的患儿要注意颈部的清洁,要避免呕吐物吸入窒息。因脱水患儿口腔粘膜干燥,应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及湿润,避免干裂、破溃。对感染引起的腹泻要注意消毒隔离。

(6)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添加辅食不宜过早,夏季或患病时不宜断奶。认真注意饮食卫生,奶瓶等食具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用后要洗净,用前再用开水烫过。喂奶前要洗手,衣服要整洁。

注意气温变化,避免过热或受凉。夏季要多喂水。要注意平时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和肠道外感染时积极治疗,防止并发腹泻。轻型腹泻要及早治疗,以免拖成重型。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中国-湖北荆州市江津东路172号 邮编:434000 联系电话:0716-8126310 0716-8126912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055号
鄂ICP备180011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