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04-03-29来源:荆州市中医院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流行较广的常见传染病。本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迟、心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隐性感染较常见。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

  肝炎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对它无杀灭作用。100℃的水煮沸10分钟、紫外线照射1小时、环氧乙烷1.6克/升或0.5%过氧乙酸7.5分钟以上可灭活。

  肝炎病人和无症状的携带者均是传染源。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病人的大便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2-3周均有传染性,发病前后4-6天传染性最强,通过日常接触经口传染,如水源污染或食物污染等也可引起爆发流行。

  乙肝主要通过注射途径传播,被污染的血制品或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操作等均可传播,同时生活上的密切接触也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其中以唾液传播最值得注意。

  其他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人对各型肝炎都易感染,病后可产生免疫力,但三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现象。甲肝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乙肝较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其他肝炎发生率以成人为高。

  本病的潜伏期,甲肝为2-6周,乙肝为6周-6个月,其他肝炎介于两者之间。

  (1)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

  ①急性黄疸型

  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乏力、厌食、厌油、恶心、呕吐,约1周以后尿色深黄,继而巩膜皮肤出现黄疸,皮肤可有搔痒,整个黄疸期持续约2-6周。此时患者胃肠道症状加重,肝脾均可肿大、肝触叩痛明显。此后随着病人的黄疸逐渐消退,精神、食欲好转,肝脾肿大也逐渐消退,病程约l-2个月左右。

  ②急性无黄疸型

  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等,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关节酸痛多见于乙肝。部分病人可无任何症状,只在普查或查血时偶被发现GPT升高,或有肝脏肿大。

  慢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

  急性肝炎病人迁延不愈、病程超过半年,有乏力、食欲不振、肝区隐痛、腹胀等症状,肝功能轻度异常,或反复波动。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

  症状和体征持续1年以上,除有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等常见症状外,还可出现肝外多脏器损害的症状,如关节炎和慢性肾炎等。

  重症肝炎

  ①急性重症肝炎(暴发型)

  通常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情在10天内迅速恶化,可见黄疸迅速加深,肝萎缩,伴明显肝臭和出血倾向,并可出现烦躁、谵妄、定向力和计算力障碍,嗜睡以至昏迷。每因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脑水肿而死亡。

  ②亚急性重症肝炎

  与急性重症肝炎相似,但病程超过10天,主要症状有黄疸进行性加深,出血倾向、腹水、肝缩小、烦躁或嗜睡。高度乏力,以及明显的食欲减退和顽固的恶心呕吐等。本型亦可因发生肝昏迷、肝肾综合征而死亡,或发展成为坏死后肝硬化。

  (2)实验室检查

  ①肝功能试验

  无黄疸型肝炎可仅见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有絮、浊度试验异常,黄疸型肝炎主要为胆红素增加。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者,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

  ②血清免疫学检查

  测定抗HAV-IgM对甲型肝炎有早期诊断价值。

  HBV标志(HBsAg、HBeAg、HBcAg及抗-HBs、抗-HBe、抗-HBc)对判断有无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义。HBV-DNA、DNA-P及PHSA受体测定,对确定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有无HBV复制有很大价值。高滴度抗HBc-lgM阳性,有利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血清抗HCV-IgM阳性对内型肝炎有确诊价值。

  丁型肝炎的诊断有赖于血清抗HDV-lgM阳性或 HDAg或HDVcDNA杂交阳性,肝组织中HDAg阳性或HDV CDNA杂交阳性可确诊。

  戊型肝炎的确诊有赖于血清抗HEV-1gM阳性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病毒颗粒。

  (3)治疗

  西医治疗

  ①急性肝炎

  早期强调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显著好转后方可起床活动。在病后一年内或复1年半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饮食以适合病人口味的清淡饮食为宜(避免进食过多)和一般的支持疗法。重症可予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肝泰乐、天冬氨酸钾镁和能量合剂等。

  ②慢性肝炎

  治疗原则和方法与急性肝炎大致相同,对慢性肝炎,尚无一种预防性治疗可阻断其发生与发展。适当的药物是需要的,但用药过多,可能反而增加肝脏负担,弊多利少。常用者有维生素类(维生素B、 C,恶心呕吐者可用维生素B6,有出血倾向者用维生素K)。免疫调节药(如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辅酶Q10。)可酌情应用,但效果尚不一致。抗病毒药物已用于临床的有干扰素及其诱导剂、阿糖腺苷等,效果亦尚不肯定。

  ②重症肝炎

  应立即送医院抢救,不可耽搁。

  中医治疗

  肝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有一定的效果。如急性黄疸型肝炎热重于湿者宜清热利湿退黄,湿重于热者宜利湿清热,健脾退黄,寒湿困脾者宜,温阳散寒、健脾利湿;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肝郁气滞者治则宜疏肝理气,活血解毒,肝胃不和者宜疏肝和胃,佐以解毒方剂;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者宜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气滞血痰者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肝肾阴虚者宜滋养肝肾、养血活血等方剂治疗。(详见中医章节)

  总之,肝炎患者应忌用各种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

  (4)护理

  急性期病人必须卧床休息,症状显著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以不引起疲劳为度。病人饮食以低脂、高碳水化合物为宜,忌酒、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重症肝炎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忌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5)预防

  管理传染源:对急性肝炎病人需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报告及早期隔离治疗。献血人员应作全面检查,表面抗原或核心抗体阳性,或肝功能异常者不得献血。炊事员、保育员、饮食行业人员及管理饮水的人员应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发现疑似患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对肯定有乙肝病毒复制者,则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其通过自身血液、唾液、用具等传染他人。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水源及粪便管理。食具和日用品(牙刷、手巾、浴巾、剃刀等)要专用。对病人的衣服,用具以及排泄物要随时消毒。重视浴池和理发室的卫生管理,医疗用品及器械的消毒,可按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注射时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非必要时不输血及使用血制品。

  保护易感人群:对与急性起病的甲型肝炎病人接触的易感人群,可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肌注进行被动免疫。若能应用甲肝减毒活疫苗进行接种效果更好。对于乙肝的主动免疫,国内已有血源疫苗分3次接种。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中国-湖北荆州市江津东路172号 邮编:434000 联系电话:0716-8126310 0716-8126912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055号
鄂ICP备18001141号-2